以书香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我们从忙碌中走出来,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在阅读中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感悟人生、提升境界。河北美术学院特推出好书推荐栏目,分期向师生推荐阅读书单,引领师生漫步书籍海洋,积累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让浓浓书香盈满校园。
今日推荐
《春华秋实·1949-2009新中国版画集》
内容简介
《春华秋实·1949-2009新中国版画集》分上下两篇,上篇时序为1949-1978,下篇时序1979-2009,将新中国成立之后六十年的版画进行呈现和梳理,汇集木版、石版、铜版、丝网版等多个版画种类的580多件精美版画作品。这些作品集中代表中国版画自建国以来步入成熟与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以编年的方式,认真研究新中国版画创作独特的艺术语言,肯定新中国版画创作在中国现代版画目前的作用与地位。本书基本全面收录了现当代著名版画家作品,选画精良,图片清晰,为版画研究和创作提供了珍贵的文献。

主编:李小山,邹跃进
出版发行:湖南美术出版社
索书号:J227/70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外国名家精品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全二册)
本书阐述了印象主义的渊源,把它和学院派绘画做了对比,对后印象主义也做了概念上的清晰界定,和新印象主义、纳比画派的关系也做了评述。300幅爱德华·马奈、克劳德·莫奈、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阿尔弗雷德·西斯莱、卡米耶·毕沙罗、埃德加·德加、贝尔特·摩里索、保罗·塞尚、文森特·凡·高、保罗·高更、亨利·卢梭、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的作品,全面展示了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风格和成就。


作者:[俄]娜塔莉亚·布罗茨卡娅
译者:刘乐,张晨译
出版发行:人民美术出版社
索书号:J231/511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罗丹艺术全集》
奥古斯特•罗丹,法国雕塑家,被誉为西方艺术史上最杰出的雕塑家之一,其影响力堪比米开朗基罗。他的早期作品重写实和情感刻画,后期作品带印象主义与象征主义色彩,对自然与古典的追求引领了后世雕塑艺术的革命。
本书取材于大师的亲笔书稿,包括罗丹著名的艺术随笔及七篇艺术文集,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整理归纳了罗丹的艺术理论与艺术思想,从其文笔之中也可窥见大师在引领十九世纪雕塑革命之中其艺术思想从文艺复兴美学向哥特艺术的一种飞跃性的认识,对理解罗丹的艺术乃至二十世纪艺术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法]罗丹
出版发行:金城出版社
译者:林瑜编译
索书号:J305.565/1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中华史诗图文志: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文献集》
内容简介
《中华史诗图文志》分四卷本。一至三卷以如实记录每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艺术家灵感、思想和心得为主要内容。该部分按选题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以对每件作品的创作记录为独立篇章,以艺术家的创作谈为主线,辅之以作者简历、创作草图、相关速写、构思笔记、创作素材(如道具、服饰、场景等)、作品主要局部图、作者工作照以及其他有价值的相关资料。该书以独特的版面设计,图文并茂地记录作品的创作历程和艺术家的构思立意、创作手法、审美旨趣、灵感捕捉和精神追求,力图呈现每件作品从酝酿到破土而出,到精彩绽放的漫长而真实的过程。
第四卷分为工程的大事记和专家评论文章两大部分。大事记从工程立项、选题论证、草图征集、评选、专家评审、观摩指导到展览呈现等,详实地勾勒出工程的活动全貌。专家评论文章部分,收录了冯远、薛永年、王镛、曹意强、张晓凌等29位资深美术家、评论家的29篇文章,总计近18万字,以不同视角和不同侧面对此次工程的目的、意义和作品创作的风格特色、价值追求、学理探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等进行深度理论评价和客观全面总结,使之与工程作品实现某种观念对读与思想互鉴,为未来历史画和重大主题性创作的发展提供价值指引。

主编:冯远
出版发行:人民美术出版社
索书号:J205.2/10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东华图志:北京东城史迹录》
内容简介
《东华图志》是一部以图文并重的形式记录北京内城东部文化古迹的图书。书中收录和介绍文物古迹近四百项,在地图上标出历史文化遗迹约二千处,历史文化保护区十五处,绘制古建筑图七十处八百一十六幅图,还收录了多幅古旧地图和大量精美的照片。本书不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东城的历史文化史迹,而且还及时地记录下一些在近年来的城市改造中消失的史迹。
《东华图志》所展示的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组成部分。该书的出版不仅为各个领域的学者、专家提供了研究和创作素材,也为众多关注东城区历史文化的人们提供了有据可查的重要文献,为读者记录下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主编:陈平,王世仁
出版发行:天津古籍出版社
索书号:k928.701/12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