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推荐 > Content
好书推荐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4-02-06 14:23:32 编辑:

以书香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我们从忙碌中走出来,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在阅读中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感悟人生、提升境界。河北美术学院特推出好书推荐栏目,分期向师生推荐阅读书单,引领师生漫步书籍海洋,积累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让浓浓书香盈满校园。

今日推荐


中国巴蜀新发现汉代画像砖

内容简介

画像砖是砌于古代墓葬之中,主要是砖室墓中用于装饰的一种用浅浮雕和线条表现的图画砖。汉代画像砖,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而四川又是我国汉代画像砖的主要分布区,自十九世纪末发现以来,出土了数千种图案砖和文字砖。四川汉代画像砖分为方砖和条形砖两种,方砖较大,其画面刻制在砖的大面上。而条形砖画面刻制在砖的侧面或挡头上,所以又称花边砖。这部新编,不但在题材上丰富了以前所见的画像砖,在纪年砖上也填补了一些空白,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些新的艺术式样,让我们更为全面的了解四川汉代画像砖的面貌,为我国的汉画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它的问世,必将受到文物界、艺术界同仁的首肯。

作者:高文

出版发行:四川美术出版社

索书号:K879.444/1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云南历代壁画艺术

内容简介

由于云南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使云南古代壁画在千百年孕育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在中华壁画艺术史上别开生面而独树一帜,为古今雅俗所称道。《云南历代壁画艺术》,简述了云南壁画的历史、分布、壁画题材,壁画的分类和工艺,详细介绍了墓室、崖窟、殿堂、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和道观几类壁画,并附大幅彩图与文字说明,图录部分让您即使不阅读详情,也能对各类壁画的艺术特色、所展示出的民族风情、演进做大致了解。云南历代壁画千余年的传统,为我们留下无比丰富的艺术遗产,同时也成为当今云南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流。这本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云南历代壁画艺术的画册,不仅有着弘扬传统的历史价值,更有继往开来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海涛

出版发行:云南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K879.412/2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榆林窟第三窟壁画与文本研究》

内容简介

榆林窟第3窟是一座营建于西夏时期、显密图像并存的窟室,壁画保存状况较为完整,但因相关文献、题记、碑铭材料的欠缺,至今不知窟主、营建时间、营建背景为何。本书作者在前人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榆林窟第3窟这一营建于西夏时期的窟室作为研究对象,挖掘梵、藏、汉与西夏文文献记录的珍贵信息,具体内容包括西夏佛教信仰的特征与11-13世纪多民族艺术交流、榆林窟第3窟显教图像研究、榆林窟第3窟密教图像研究、榆林窟第3窟图像来源与配置内涵。透过榆林窟第3窟的图像,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西夏人对汉地大乘佛教和密宗佛教的虔诚信仰。作者的此项研究,将早期佛教造像文本、图像传承个案与宋、辽、夏之际华严密教趋向及在此多元图像基础上汉地审美意趣的完美统摄,由此构建西夏、元时期石窟图像与风格学体系。

作者:贾维维

出版发行:浙江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K879.414/1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走艺术的直路:谭权书作品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汇集了版画家、美术教育家谭权书先生各个时期创作的作品集。所含作品非常丰富,许多为我们所未见,这些作品排列起来,构成了谭权书先生艺术创造的坚实轨迹。一步一脚印,一画一心声,其炽热而真诚的艺术之心跃然于作品中,而贯穿于他艺术道路的思想主线又是十分鲜明,让人看到他人生历程上扎实的步伐和坚定的意志。他的艺术也鲜明地展现出延安版画表现“明朗的天”那种清新明快的格调,在木刻版画的线条品质、黑白关系和节奏韵律中,传达出空气的清新、天空的辽远、原野的静谧和生活中缤纷的色彩。全书既包含版艺出成、艰辛岁月、引领变革、再识传统、艺术自述、研究文献等内容,让我们可以详细了解艺术家谭权书先生的艺术成长之路;又有贺年片、藏书票、木刻原版画作,欣赏版画作品。书后附有图版目录,方便读者快速浏览、查阅、欣赏。

作者:范迪安

出版发行:中国文联出版社

索书号:J227/77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烽火岁月:中国抗战版画集神州版画博物馆藏品》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版画始于远古,兴于中近古,而四川传统版画始终活跃于历史进程,是中国版画史重要的组成部分。时代的兴衰,历史的变迁,在中国近代史的变革中,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形式能够像版画这样完整地体现这段历史。该版画集的出版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集纳了220余幅以抗战题材为内容的版画作品,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抗战时期的创作。翻开版画集,如同翻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有天灾横行、饿殍遍野的悲惨世界,有败瓦颓垣、残肢断体的烽火战场,有流离失所、卖儿鬻女的难民,同样也有人民反抗与斗争的激昂。新兴版画始终服务于人民大众,始终彰显着时代的面貌,始终追随着民族的传统,为一个时代留下了珍贵、厚重的印记。本书的出版为中国历史、美术史留下百年技艺,让当代体验、感悟,让未来思考、认识。

作者:神州博物馆

出版发行:四川美术出版社

索书号:J227/72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方氏墨谱》

内容简介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版画,比西方要早五百多年,可以说是世界版画的发源地。而明代的版画,则是我国版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其成就远远超越宋元时代,也为其后的清代版画所不逮;而明代的版画又以万历及稍后的时代为高峰。《方氏墨谱》由当时徽州著名画家丁南羽、吴左干、俞康仲描画,由著名刻工黄德时、黄德懋刻制,而刻书的撰制主持人是当时著名的制墨大家方于鲁。全书析分六卷:第一卷曰“国宝”,主要绘制瑞玺灵符,苍璧黄琮,卿云驺虞,贝阙珠宫;第二卷曰“国华”,主要绘舜衣商鼎,天马芝房,连理合欢,虎纹龙光;第三卷曰“博古”,主要绘穆骏夏碑,苍珮玄珠,刀笔货泉,琅玕青藜;第四卷曰“博物”主要绘百子九英,珊瑚木难,松枝桃根,凤玦璃环;第五卷曰“法宝”,主要绘香云宝月,五牛三车,贝多鬘陀,法幢妙花;第六卷曰“鸿宝”,主要绘玉洞霞城,鸟使鹅宾,碧桃仙杏,紫气真人。该书刻画细密,形象逼真,是繁缛细致、绵密工细的“婉约派”风格的代表性作品,在我国版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版画家心目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问世几百年来,一直被画家、刻工奉为轻易不肯示人的“秘宝”。

作者:(明)方于鲁编  吴有祥整理

出版发行:山东画报出版社

索书号:J227/58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朱仙镇木板年画》(珍藏本)

内容简介

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始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传承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具有构图饱满、线条粗犷、造型夸张、色彩艳丽、取材广泛等特点。《朱仙镇木版年画》由年画大师张继中等编著,内容涉及门神、神话传说、戏曲故事、世俗生活和年画等,深刻反映出各时期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极具历史研究与美术借鉴价值。具体分为四大部分:沿革,阐述木版画的产生和发展脉络;故事,讲解木板年画背后的人文故事;工艺,揭秘了雕版、印刷技艺;附录,介绍了年画社及民间艺人。阅读本书,对于了解年画产生的时代和社会活动环境,研究各个时间重要作品及当时创作活动具有参考价值,对于新美术发展也颇有借鉴价值。

作者:张继中

出版发行:大象出版社

索书号:J228.3/5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

内容简介

民间剪纸是一种节日象征的符号;是中国人祈福与祝福的符号;是几千年无数代劳动人民口授心传、约定俗成的活态文化的叙事方式。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具有普遍性和多民族性的无形遗产,民间剪纸和中国传统的农耕生存形态有着广泛紧密的联系,从传统的节日文化到婚丧嫁娶的民俗生活、汉民族及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不同地域的信仰文化,民间剪纸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空间象征和族群生命记忆的功能。民间剪纸首先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表达了人们普遍认同的生命价值观念和生存需求,它不仅是民俗仪式的象征,也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活态文化。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原生态民间剪纸创造者,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大的艺术群体,其中艺术能手、艺术家和艺术大师辈出,本书汇集了22位有代表性的剪纸传人的作品。除了作品,每一位剪纸传人的1000多字的小传,可以说是目前对于越来越少的剪纸传人惟一的档案记录。

作者:乔晓光

出版发行:山西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J528.1/54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上一条:好书推荐

下一条:好书推荐

首页

CopyRight ©河北美术学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冀ICP备11000893号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伏羲大街 邮编:050700